01 新质生产力是教育数字化取得好成绩的不二法门
发展数字教育不是选修课,是必修课,而新质生产力是这门必修课取得好成绩的不二法门。高校需要明确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目标,以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为引领,不仅关注教育模式的革新,还要更深层次地触及教育本质的思考,回归教育的根本,即以学生为中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推动高校在数字化过程中形成新质生产力——拔尖创新人才。进一步看,新质生产力为高校数字化转型带来的,绝非简单的技术堆砌,而是涵盖教育教学、科研创新、管理服务等全方位的深度变革,以此更好地对接新形势对人才培育、科技突破及社会贡献的全新期待。
首先,教育教学层面,要从传统课堂传授到个性化赋能。在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高校教育不应局限于知识的单向传递,而是要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教学。通过引入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提升学习效率,激发学习潜力,满足深层次学习需求,从而提升教学效果。当前,在线教育平台的广泛应用,打破了时空界限,使优质教育资源得以广泛共享,促进教育公平。在教学升级方面,高校各显“神通”。以大连理工大学举例,学校将VR、AR技术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建设了面向全校开放共享的“多人沉浸式教学系统——未来课堂”“IdeaVR虚拟现实造梦空间”,支撑教学、实训、创新创业等环节。
其次,科学研究方面,要从“埋头苦干”到开放创新。数字化转型推动高校科研工作从传统的封闭式研究走向开放协作的新模式。要善于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为科研赋能强大的计算能力和海量数据支持,加速科研成果产出。同时,可以通过建立跨学科、跨国界的科研合作平台,促进知识的交叉融合与创新,提升科研项目的影响力和实用性。对于高校科研而言,算力为解决复杂科学问题提供了强大动力,部分高校在算力方面投入很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综合考虑校内用户需求和资源利用的充分性,建设了中间规模的超算系统,目前支持单作业千核和万核级别并行,具有数据传输快速、技术支持响应及时、应用实际性能高等优点。
第三,管理服务层面,须注重从提升效率到升级体验的转变。数字化转型正在影响着高校治理模式的转变。一方面,通过构建智能化管理系统,实现行政事务的自动化处理,如在线报名、选课、成绩查询等,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力成本。另一方面,应用数字化技术,如AI客服、智能推荐系统等,提升师生的服务体验,使校园生活更加便捷高效。更重要的是,依靠数据驱动的决策机制,为高校管理者提供了实时、准确的信息支撑,帮助其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决策,推动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项目管理是高校管理服务中最为复杂的一环。“高校信息化项目管理要符合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创新管理机制是主导动力,提升项目建设质量是核心标志,变革管理部门、建设部门和企业三方的生产关系是内在要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信息管理部部长吉群表示。据此,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形成“三融合三分离”的项目管理创新体制:项目管理与内控建设相融合,项目的行政审核与技术审核相融合,项目监管与技术服务相融合,从而形成“决策权、建设权与监督权”相分离,强化了监督与保障能力,降低信息化建设风险,保障信息化项目的高质量建设。
最后,在社会服务方面,高校应做到从响应到引领。远程教育、在线培训、数字图书馆等服务,是高校能够跨越地理限制,向更广泛的受众传播知识,提升全民素质的途径。同时,高校还可以通过与企业、政府的合作,共同研发创新技术,解决网络安全、环境保护、公共卫生等领域社会难题。此外,通过建设开放的数据平台,为社会各界提供各类资源,促进知识的共享与交流,激发社会创新活力。“新技术给高校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变革与挑战。”厦门大学信息与网络中心主任许卓斌认为,在应用新技术的同时,大学也要意识到其带来的诸如数字鸿沟加大、隐私泄露、学生社会能力培养的缺失等风险,要予以足够重视并积极应对。
02 数据治理是新质生产力赋能数字化的突破口
当我们把焦点放在学生身上,想要数字化转型从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更好地运转起来,数据治理就是一个很好的起点,也是新质生产力赋能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突破口。信息化部门作为高校数据治理的核心力量,肩负着以数据驱动优化教育生态的重任。通过优化数据质量、完善数据安全、推动数据共享与分析,不仅能够提升高校内部的运营效率,还能促进教育创新,最终服务人才培养。
首先,优化数据质量,奠定数字化基石。高质量的数据是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基石。信息化部门需建立严格的数据采集、清洗、整合流程,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时效性。通过实施数据标准化策略,统一数据格式,消除信息孤岛,为数据分析和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同时,建立数据质量监测机制,定期评估数据质量,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保证数据治理的持续优化。“数据质量和数据完备性,是永远躲不开的基础性工作。”清华大学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主任张小平表示,信息化部门仍要长久扎实地做好“打地基”的工作,坚持不懈,久久为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为各种新技术应用提供坚实的保障。
其次,完善数据安全,守护转型底线。在数据驱动的教育环境中,数据安全成为不容忽视的重要议题。信息化部门需构建多层次的数据防护体系,包括防火墙、加密技术、访问控制等措施,防止数据泄露、篡改或丢失。同时,加强数据隐私保护,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师生个人信息的安全。通过定期开展数据安全培训,增强全员数据安全意识,营造良好的数据使用文化。
第三,推动数据共享与分析,激发创新潜能。信息化部门可通过搭建数据共享平台,打破部门间的壁垒,促进数据的跨领域流通,为科研、教学、管理提供丰富多样的数据资源。同时,运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挖掘数据背后的潜在价值,为个性化教学、科研创新、政策制定提供精准洞察。例如,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数据,可以定制教学方案,提升教学效果;通过科研数据的深度挖掘,可以加速科研成果的产出,提升高校的科研竞争力。的确,“共享”是数据治理的关键词之一,也是堵点之一。最让人头疼的问题就是确定哪些数据适合共享,以及怎样在保护个人隐私的同时共享数据。清华大学通过两年前部署的学校数据平台,完成数据的集中整合,实现由学校统一平台支持数据共享,解决了技术层面数据共享的瓶颈。“在解决了技术平台缺失的难题后,学校还需要建立有效的数据共享机制。”张小平对此表示。
最后,要用“业务语言”展现“教育数据”。华东师范大学信息化治理委员会秘书长沈富可提出,很多高校在“数据大屏”“画像”“看板”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离职能部门业务需求、领导决策要求还有差距,其原因在于数据治理不仅仅是教育数据的汇集和呈现,还要在懂业务的基础上进行治理,最终要为业务的决策分析服务。
03 AI+教育的春天已来
“AI+教育”欣欣向荣的景象为高校带来了怎样的新启示?
首先,我们看到,新质生产力,特别是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正在重新定义高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因材施教”的智慧,在人工智能的辅助下焕发新生。传统上,受限于师资配比,个性化教学难以普及。而今,AI技术能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智能推荐学习资源,提供定制化辅导,有效缓解了资源不均的问题。清华大学“AI成长助手”就是实例,它简化新生参与校园生活的流程,让学生专注于学习和成长,体现了新质生产力对人才培养的直接助力。人工智能在科研领域的应用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如文献检索、数据分析等,缩短了科研周期,促进了知识创新。同时,它也为科研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视角和工具,也可能催生新的研究范式。管理方面,高校借助人工智能优化行政流程,提升决策效率。在此过程中,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成熟应用,为教育治理现代化铺路。但仍需面对信息化建设的持续挑战,如数据治理、算力规划等。还需避免盲目跟风,注重实践验证与伦理考量,如在学生行为分析中平衡技术辅助与个人隐私的界限。华南理工大学副首席信息官兼网信办主任陆以勤表示,线上课堂和云课堂推动了教育公平,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使个性化教育成为可能,算力、大数据和大模型重塑了基于人工智能的新型科研范式,“教师一张表”简化了教师的填表工作量,在职称评定、绩效考核、资格遴选等环节起了重要作用。在人工智能助力教学与科研创新方面,很多高校都展开了积极的融合建设,从华南理工大学来看,学校一方面建设先进的数据中心和强大的科学计算平台,大幅增强学校的算力和数据处理能力,另一方面将人工智能融入教学体系,开设相关通识课程,推出人工智能辅修微专业及跨学科教学内容,培养跨领域复合型人才。
其次,面对高校中日益普及且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技术,信息化部门该以何种策略来应对?“未来三年新质生产力的体现,将具象在高校数字化转型。这个进程中,信息化部门扮演着双重角色:既是转型‘军师’,规划学校数字化建设运行蓝图,也是安全‘卫士’,确保数字化进程平稳推进。”张小平用形象的语言为我们提供了角色定位上的思路。“在学校信息办工作的那段时间,我就在思考:信息办的未来究竟该何去何从?未来高校的信息化建设应当聚焦于何处?在师生信息化能力日益增强的当下,信息办的‘存在感’是否会随之减弱?”从上海海事大学信息化办公室转岗至教务处负责教育教学信息化工作的王玉平主任,对此深有感触。他发现,人工智能技术大热,但其对信息办自身的常规工作作用较为有限,AI的应用更多地体现在与高校的核心——教育教学的紧密融合。而信息化工作者正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实际的桥梁。当AI真正融入教学过程,其带来的不仅是教育模式的革新,更是对高校整体发展战略的根本性影响。到那时,信息办的角色、教师的教学方式,乃至整个教育生态,都将面临前所未有的转型与升级。这一认知转变意味着,通过智能化工具与平台,助力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及校园管理的全面优化,高校信息化工作者将不再仅仅是技术的支持者,而将成为推动教育创新的后盾力量。所以,AI等新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不仅不会削弱信息化工作的价值,反而会为其注入全新的活力。
最后,我们也应对新技术保持相对客观理性的态度。新兴技术要等到属于自己的“春天”,才能适时地开花结果。人工智能技术的成熟及其与社会发展阶段的适配,将是其发挥新质生产力潜能的关键。以往新技术应用的试错过程,对人工智能来说,也同样有着深刻的启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当然,我们应该保有一定的历史自觉性,去拥抱新技术,尝试新技术,探索用新技术在新的科研领域发挥作用。我们看到,新阶段,新质生产力与高校数字化转型正在形成互促共生的良性循环,高校不仅是新质生产力的受益者,更是新质生产力孕育与发展的摇篮。高校数字化乘着新质生产力的东风,正扬帆起航,驶向全方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蓝海。
来源:《中国教育网络》5月刊